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梅干菜怎么做才好吃?

· 2023-04-10 14:58:07 來源:紅廚網(wǎng) 4544

梅干菜是一種傳統(tǒng)烹飪食材,它并不是一種菜,芥菜、油菜、白菜或者雪里蕻都可以成為其主要原料,通過晾干、堆黃、腌制、曬干、裝壇自制而成。在中國南方的不少地區(qū),都有曬制梅干菜的傳統(tǒng)習俗。

梅干菜,其貌不揚,形如茶葉,油光黃黑,香味撲鼻,可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

梅干菜有兩個主要產(chǎn)區(qū),一個是江南地區(qū)(特別是紹興和金華地區(qū)),又名霉干菜、烏干菜 ;另一個是廣東客家地區(qū),也稱梅菜。

雖然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廣東都有“梅干菜”,但無論是原材料、腌制過程,還是烹飪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別。如芥菜做的梅干菜適合粥飯,稍清淡些 ;白菜做的梅干菜,則是雞鴨魚肉的最佳伴侶。

而說到廣東,就不得不提廣東的菜干,除了梅菜之外,還有一些菜干也是十分好吃的。

梅菜

廣東另類的“鮮菜”

要說廣東最為著名的菜干,那就不得不提客家地區(qū)的梅菜。

春夏兩季,可謂是愛好蔬菜的老廣們的狂歡季。充滿野趣的薺菜、白白嫩嫩的花生芽、鮮嫩的香椿、香甜的鮮蠶豆,還有那帶著泥土芬芳的春筍,無一不讓吃貨們傾倒。這時候的梅菜,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儲存腌制,鮮味完全被激發(fā)出來,可謂是另類的當造“鮮菜”。

廣東梅菜是客家人流傳千年的祖?zhèn)黠L味菜肴,原料是新鮮梅菜(芥菜的一種),經(jīng)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

梅菜一般分為甜梅菜和咸梅菜兩種,甜梅菜主要指惠州的“貢菜”,而咸梅菜主要是梅菜一帶的梅菜,兩者味型一致,風味各有千秋,放到老廚的手里,能搭配的食材也不盡相同。

其中,最為廣為人知的便是那大名鼎鼎的“梅菜肉餅”,廣東人認為梅菜既可與肉類同煮,也能與鮮蔬共烹,甚至單獨成菜,可謂百搭的土家食材。

對于客家人來說,梅菜獨特的美,就在于大道至簡的風味,而對于客家人來說同樣具有這種氣質(zhì)的食材,就是豬肉。所以在客家人的食譜中,梅菜與豬肉能發(fā)生聯(lián)系。

梅菜的咸味不單單是來自于鹽分,而是氨基酸和鹽的一種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在肉類的烹調(diào)里,就類似于我們平時說的“腌料”,不僅能起到“出水”“排酸”的作用,還能使肉類入味。也就是說,梅菜碰到肉,就能馬上起到一種腌制鮮肉的效果,等于給鮮肉做了初加工。

而梅菜在熱透后,能釋放出一股醇香,這種醇香能把肉類多余的血水味、雜味化解,然后甜、咸兩味交替滲入,使肉類變得愈發(fā)咸香。

菜心干

還是連州的好

菜心,一直是廣東人最為之瘋狂的蔬菜之一。

為了一年四季都吃得上品質(zhì)優(yōu)異的新鮮菜心,廣東人在南方的云南、江西、湖南,到西南的寧夏、四川、貴州,中部的河南、河北,甚至到了上海、北京,北至內(nèi)蒙一帶,都開設了菜心的種植基地。

而說起南方的菜心,廣東有兩大聞名全國的品牌:一個是增城遲菜心,一個是連州菜心,二者一旦上市,往往是供不應求。

不過,也有菜農(nóng)會“忍痛”把連州菜心曬成菜心干,得以一年四季食用。

上等的連州菜心干,是摘菜心頂處2節(jié)手指長度的嫩芽曬干而成的,雖然少了菜心的嫩滑、爽脆,但甘甜的菜味卻更為濃郁。

拿起菜心干細細觀察,便可看出那曬干的菜心依舊青綠,菜梗、菜葉、菜花都是分明的墨綠油亮,聞之有陳年的濃縮菜心曬干后獨有的香氣,一浪一浪地撲鼻而來。

連州菜心干蒸排骨,味道極佳

菜心曬成干后,烹制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以作湯料最佳。例如“菜心干煲巴馬香豬”,是先將巴馬香豬肉沖洗干凈后,切塊備用;菜心干用清水浸透,和巴馬香豬肉一起放進沙鍋內(nèi),加清水用大火滾開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即可。當湯甫一燉開,四周都飄溢著菜干湯的特殊香味。

除了用來煲湯之外,還可以煲個“菜心干粥”,嘗一口,滑而纏綿的粥底,加之融入到粥里的菜心香味,在口腔中回蕩,久久不散開,再加上瑤柱的鮮甜,認真一絕。

菜心干除了用來“煲”外,更可與黑須魽同臺出演一道“菜心干蒸黑須魽”,黑須魽肉嫩如豆腐、香如蟹肉,配以菜心干濃郁的菜香,不但不搶去主角的鋒芒,更令黑須魽的鮮美盡顯。

菜花干

臺山都斛為佳

遠觀如白菊,近看似珊瑚,味鮮甜夾脆,形美入畫譜。

說的便是臺山都斛菜花。

據(jù)說,臺山的都斛菜花是由旅美華僑引入的,已有百多年歷史了。它雖不是都斛始產(chǎn),卻是都斛盛產(chǎn),且比別地菜花著名。

這是因為都斛西北有高山所擋,冬季氣候溫和,東南臨南海,沖積土層肥松,因此菜花有生長快上市早的優(yōu)勢。廚師常用豬肝、肉片、香芹燴炒都斛菜花,端到席上,好看又好吃。

曾有中國香港回鄉(xiāng)同胞對親人說,在港難食家鄉(xiāng)菜花,只有在名牌酒家間或有幸嘗試,但價錢昂貴,他回來一次就買上十斤八斤,吃個痛快。更有香港同胞向有關部門建議,為免魚目混珠,出口都斛菜花要標名“臺山都斛一級菜花”。

所有吃過臺山都斛菜花的人都知道,確是和市面上所賣的有很大不同,它除了只有都斛鎮(zhèn)種得好之外,生長也不同,莖部是比較長的,花是散開的,沒市面普遍的那么實的,且口感清甜爽口,就算是簡單鹽水白焯,也風味十足。

而用都斛菜花做成的菜花干,也被許多老饕視為佳肴,吃起來非常之香,是濃縮過后的那種菜花香味,當它與五花肉同燜時,濃香的菜花干洗飽肉汁,吃起來比肉還香。

梅干菜的采購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再說回梅干菜,有的朋友可能對于梅干菜的顏色感到疑惑:為什么有的梅干菜顏色淺,有的顏色發(fā)黑呢?

下面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

1.市場上常見的梅干菜,正常顏色為黑色、黃色、暗綠色或者褐色,制作梅干菜原料的芥菜品種不同,會導致梅干菜的顏色會不同。譬如選用黃芥菜制作的梅干菜菜色會非常黃亮,口感也相當不錯,而且黃芥菜制作的梅干菜經(jīng)過長時間放置后,菜的顏色也不容易變暗。

2.梅干菜顏色發(fā)黑還取決于梅干菜的腌制時間長短,腌制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導致菜的顏色不同,腌制時間過短菜的顏色呈綠色,腌制時間過長顏色呈暗綠色。

3.梅干菜常溫下儲存時間的長短,一般情況下儲存時間越長,梅干菜的顏色就越暗甚至發(fā)黑。

4個采購小竅門:

目前,市場上采購來的梅干菜大多是半干制品的,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鑒別優(yōu)劣:

1.看顏色

好的梅干菜應該是色澤均勻自然,呈黃黑色,有光澤。如果看到梅干菜顏色暗淡不均勻,沒有光澤,甚至可以看到霉變的跡象,不要購買。

2.看外形

優(yōu)質(zhì)的梅干菜干凈整齊,長短均勻,無菜根,無硬莖也無碎屑。

3.聞氣味

好的梅干菜有濃郁的梅干菜香氣,香味純正。發(fā)霉變質(zhì)的梅干菜能聞到霉變味,有其它異味的梅干菜不要購買。

4.用手握

優(yōu)質(zhì)梅干菜用手握住放手后立即松軟,說明干燥度比較好。握住松開手成團狀不松散的梅干菜可能是受潮梅干菜,產(chǎn)品質(zhì)量差,不宜購買。

梅干菜的烹飪

梅干菜最常見的搭配代表菜品就是制作“梅菜扣肉”,但雖然都是梅菜扣肉,浙版和川版是兩個味兒。

細細比較起來,川菜版的“梅菜扣肉”也叫燒白,梅菜滋味偏寡淡,選材上用的多是粗稈大葉的芥菜,腌制風干成梅菜后色澤偏黃,味道上不夠濃郁,而且四川師傅做菜的時候,先把梅菜焯水,去除了其咸鮮風味。而浙江師傅做這道菜時,梅干菜是不焯水的。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道利用梅干菜做的菜式,大家也可以考慮把它們放進菜單里哦~

梅菜豉油肉

制作:張士釗

此菜選用帶皮五花肉經(jīng)蒸制、油炸兩步處理,再添入炒香的梅干菜醬,豉香濃郁,酥脆化渣,并借鑒北京烤鴨的吃法,將裹著梅干菜的肉片卷入薄餅,菜點合一。

原料:

帶皮五花肉5千克,梅菜末300克,香蔥段60克,鴨餅1份。

調(diào)料:

A料(八角15克,花椒、香葉各20克,鹽10克)

孜然粉80克,細辣椒面50克,蔥姜油350克,家樂辣鮮露、海天蒸魚豉油各400克, 雞精35克, 白糖40克,色拉油2千克。

制作:

1.選用優(yōu)質(zhì)帶皮五花肉,燎毛,清洗干凈,放入大盒中,撒A料,上籠蒸20分鐘,待涼后去除香料渣滓,入冰箱冷凍至定形。

2.取出五花肉改刀成長10厘米0.6厘米的厚片。

3.鍋入蔥姜油燒至五成熱,下入梅菜末翻炒,入孜然粉、細辣椒面炒出香味,倒入剩余調(diào)料熬制至香味充分融合,即為梅菜醬。

4.另起鍋入色拉油,燒至七成油,取五花肉片350克下入鍋中炸至微干,入梅菜醬60克翻炒均勻,裝盤,上桌時用鴨餅、香蔥段卷食即可。

梅干菜燒排骨

制作:張士釗

這道菜是先將精排鹵熟后拍粉炸香,再與炸香的梅菜末一同爆炒,梅菜的加入,使成菜口感酥脆,酸甜適口,緩解了排骨帶來的油膩感,幾乎桌桌光盤。

原料:

鹵豬精排280克,梅干菜30克。

調(diào)料:

A料(味極鮮醬油20克,冰糖老抽10克,大紅浙醋60克,白糖30克,雞精5克)

蔥末、姜末、蒜末、紅椒圈各5克,生粉20克,色拉油2千克。

制作:

1.將鹵好的精排改刀成4厘米長的段。

2.鍋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將梅干菜末炸至干香,撈出,將拍粉的排骨炸至表皮微硬,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蔥末、姜末、蒜末、紅椒圈煸炒出香味,烹入A料調(diào)味,熬至濃稠,倒入排骨、梅干菜末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鹵排骨:

1.鍋入色拉油700克燒至五成熱,下蔥段、姜片各100克、蒜子80克炸香、炸黃,起鍋連油倒入盛有5千克二湯的不銹鋼桶內(nèi)。

2.下入海天排骨醬200克、東古一品鮮100克,烹二鍋頭75克,下香料包(八角75克、 花椒各75克,桂皮、白蔻各20克,香葉10克)、鹽25克、雞精30克,燒開后改小火煮30分鐘。

3.撈出香料包,下焯過水的排骨5千克,小火鹵40分鐘, 關火浸泡1小時即可。

本文綜合自:東方美食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bj

美食導報 | 公眾號:GYCD518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聯(lián)系人:黃小姐

聯(lián)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