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廚20年的老師傅帶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蛋雕!
· 2020-05-12 18:35:42 來源:紅廚網 3215
雕刻,在廚師行業里并不罕見,很多宴席都需要有專門的廚師把食材雕刻成有喜慶寓意的物品。不過,雕刻中技術難度最高的蛋雕,就不是每位廚師都懂了。今天,一位從廚20年的老師傅,帶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蛋雕技術。
從廚20年蛋雕高手
▼
4月17日,在石家莊市橋西區非遺傳承基地,大廚張曉賀在進行蛋雕創作。蛋雕是一種集繪畫與雕刻為一體的民間手工藝術,以雞蛋、鴕鳥蛋等為原料,運用陰刻、陽刻、浮雕、鏤空等多種技法進行創作。
成品蛋雕往往比其它雕刻作品更為精致細膩,如果在作品內或底部加以光照,光線會從鏤空的蛋殼內折射出來,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今年39歲的張曉賀,在石家莊從廚已經20年。除此烹飪技術高超之外,他還不斷學習提高雕刻技術,一直致力于傳承蛋雕這一民間非遺文化,其作品還多次在國內頂級蛋雕藝術專項展覽中獲獎。
事實上,張曉賀的雕刻技術是受到祖輩的熏陶——爺爺是一位木匠,小時候他就經常跟在爺爺身邊,而父親同樣也繼承了爺爺的手藝,平時就喜歡蛋雕。耳濡目染下,張曉賀從小就學習了蛋雕,9歲的時候還在雞蛋上雕刻了一只大公雞送予母親。
后來,張曉賀學習廚師專業,2000年后進入了石家莊一家大型飯店做廚師,這一干就是20年。
20年來,每當有空,張曉賀都會拿起雞蛋練習,通過網絡尋找名家作品,反復觀摩,研究那些獲獎作品的特點和雕刻手法。后來,通過學習積累,終于有了自己的藝術造詣,也得到了同行業老師們的指點和肯定。
蛋雕是什么?
▼
據張曉賀介紹,蛋雕是門神奇的藝術,它融蛋雕與繪畫于一體。蛋雕有陰刻、陽刻、線刻、影刻、點刻、拼雕、浮雕、蝕雕、套雕、襯雕、鏤空、鑲嵌等多種技巧。
蛋雕作品一般不點任何顏料,作品通常完全依賴本色體現,不僅把世間萬物濃縮于方寸之間,而且其獨特的裝裱工藝也襯托出作品的無窮魅力,是一個具有較高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
“制作蛋雕一定要有耐心!”多年的訓練下,張曉賀有了自己的心得,“雞蛋殼的厚度在0.2到0.3毫米之間,本身為鈣質,尤其是做鏤空雕刻的時候,必須平心靜氣,手要穩,否則極容易破碎”。
而如果制作成功后,只要不是人為破損,成品蛋雕可以保存相當長的時間,“我所了解到的有已經保存長達500年歷史的蛋雕藝術品”,張曉賀介紹道。
張曉賀從廚20年,做一手好菜是他的主業,而每天除了工作,腦子里總是在構思如何將一個完整的畫面,在小小的雞蛋殼上完美呈現。
蛋雕的制作流程
▼
1、挑選雞蛋
2、取出蛋液
3、進行雕刻
如今,張曉賀除了廚房的工作外,還會接一些定制蛋雕的工作,比如祝福類、生日禮物類的蛋雕藝術品訂單。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在鴕鳥蛋上雕刻作品。”張曉賀稱,鴕鳥蛋個大,雕刻空間更大,看起來很美觀,有好多市民朋友從市場上買來鴕鳥蛋,找他定做他們想要的圖案。
“這是一位天津的朋友找我定制的,共38個鴕鳥蛋掐絲蛋雕,成品今天下午就通過快遞寄走。”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張曉賀老家晉州市桃園鎮黨委、政府發動全鎮文藝工作者創作“抗疫”主題系列作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歌頌一線醫護人員、教育和引導群眾、鼓舞士氣,增強共克時艱的信心,為抗疫情、守護家園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抗疫,讓我上》《國士無雙》《逆行者》等作品,圖案有以“武漢加油”四個字壘起來形似黃鶴樓為題材,蛋殼背面雕刻“眾志成城”字樣,寓意一座英雄的城市,萬眾一心,有困難大家一起扛。
其它蛋雕作品賞析
▼
除了張曉賀,國內還有很多蛋雕大師,如非遺匠人曾火生、非遺傳承人袁家釗、中國非遺物質文化產業基地委員王明飛等,均制作過許多讓人驚嘆的蛋雕作品,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這些蛋雕作品,
你有什么感受?
歡迎留言分享!
注: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