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青:不知疲倦的鮮味追隨者
米婭 · 2016-07-06 16:53:54 來源:紅廚網 1863
酸甜苦辣鮮,在五味之中,鮮是一種獨特的味型。它經常柔和于其他味型里,也能自成一味。
“這道西紅柿炒雞蛋的西紅柿很鮮。”鮮,指的是食材的新鮮。
“嘗嘗我們的招牌菜,水煮牛肉,這個牛肉,很鮮的。”鮮,指的是牛肉很嫩。
鮮味要求食材絕對新鮮,口感鮮嫩,滋味毫無保留。關于鮮味,最好的詮釋,莫過于海鮮美食。
?
《紅廚紅菜》專訪
本期紅廚:黃煥青
廣州名記海鮮城行政總廚
世界粵菜廚皇大賽至尊金獎
國際烹飪大師專家評委
國家烹飪高級技師
?
不外乎一個字:鮮
2004年,黃煥青被委派去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某五星酒店任行政總廚。當地的一場登革熱,提前結束了他的印尼之旅,也結束了他常年游歷在外的廚師生涯。
25年的廚藝生涯,開始轉入下半段:回到故鄉廣東,專心做粵式海鮮,成為一個鮮味的追隨者。
?“做海鮮,不外乎一個‘鮮’字。如果沒有經過師傅的雕飾,海鮮就會變成‘海腥’。”黃煥青告訴紅廚網記者。
這是一種淺顯的說法。其實,廚師要做的,是運用煎炒焗蒸煮等各種烹飪手法,上山下鄉去尋找最好的食材搭配,使得食物的味道鮮美而豐富,距離食客的喉頭最近、最近。
鮮入,才能鮮出
要得到“鮮”的口感,第一原則是“鮮入鮮出”。即是,用料必須新鮮,出品口感才能新鮮。那么,就必須要追隨自然的腳步。
在黃煥青的眼里,不同季節的食材,擁有不同的性格。主料必須新鮮應季自不必說,所搭配的食材佐料,也要應季才行。順食材的屬性而為,結果往往出乎意料。
比如,2015年參加世界粵菜廚皇大賽時,正是金瓜(南瓜)成熟的季節。黃煥青用金瓜搭配海鮮,創作出一道金瓜盞,獲得至尊金獎。賣相討喜可人,明黃暖軟的金瓜汁搭配海鮮,仿佛夏日芳草地的清新曖昧。
有時,本地的當季食材無法滿足創作需求,就去外地找外地的當季食材。韶關螺洲的芋頭、人參果,江西米粉……都被他搜尋來用在海鮮美味的制作上。
食材追隨自然的腳步,黃煥青追隨鮮味的腳步。
要做好海鮮,廚師自己得愛吃海鮮
?“要做好海鮮,廚師自己得愛吃海鮮。”黃煥青說“今時今日,人們越來越追求原滋原味。”在他看來,鮮味,最符合粵菜對于原本滋味的追求。
海參,這個存活了6億年、渾身長滿肉刺的怪家伙,被稱為世界八大珍品。其營養價值堪比人參,故稱海參。食客愛它肉質潤滑,肥而不膩,鮮而不腥的奇妙口感。廚師則費盡心思去呈現。
常年游歷在外,黃煥青知道,各地不同的海鮮吃法。青島、大連的拉皮海參、蔥燒海參,福建的海參飯,都是不得不提的海參美味。而他做的粵式海參,多以鮑汁扣鵝掌、花菇等食材相佐,得到更豐富的口感。
鮮煲仔也是他最喜歡吃的海味之一,耗油,芝麻油,玉米汁,海味滲入粒粒米飯,醇香鮮美,很正!
家鄉味的召喚
有意思的是,在粵菜廚師的眼里,滿中國的各種菜肴,其實可以籠統地只分為兩種:粵菜和外地菜。
外地菜愛用濃重用醬,粵菜多用蔬、肉搭配調味,相對少用調味料來調味。
外地菜多用辣椒、汁多,粵菜偏愛小炒和濃湯。
外地菜不分時令,粵菜卻能吃出個春夏秋冬。
也許,召喚黃煥青回到故鄉廣東繼續廚藝人生的,正是這些粵菜的獨特之處。
回到家鄉,不再那么經常奔跑在外,但,他追求鮮味的腳步,從不曾停止。
【黃煥青紅菜】
咕嚕蝦球
脆皮豆腐掌中寶
海皇刺身拼盤
菌汁干煎銀鱈魚
牛骨髓煎蛋餅
脆瓜醬皇駱駝柳
南瓜焗大圓貝
豆豉黃花菜炒牛柳豆角
撰稿:紅廚網記者_米婭|編輯:紅廚網_楊凜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