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白蝦包裝上又檢出病毒!國家要求各地立即停售、召回、封存、銷毀!
· 2020-07-16 14:22:36 來源:紅廚網 1701
在北京這波疫情反彈中,關于病毒是如何傳入的有多種推測,盡管有很多聲音都認為食品冷鏈輸入的可能性很大,但至今卻沒有過硬的證據。
然而,7月1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的通報讓我們看到,冷鏈輸入的風險確實存在,因為“物”而導致的病毒擴散是有可能的。
大連、廈門均從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
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
當日的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通報,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有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的一個樣本中、從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爾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經核酸序列分析并經專家研判,結果提示厄瓜多爾三家企業產品的集裝箱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風險。
最后,海關總署決定,暫停厄瓜多爾三家企業在華注冊資格,暫停上述三家企業產品進口,對暫扣的貨物采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
又有兩地從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
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
▼
然而,繼大連、廈門之后,近日,江西萍鄉也在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的外包裝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據“萍鄉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萍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昨日(14日)發布公告:
7月13日下午,萍鄉市接到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轉來的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的工作提示,萍鄉市部分消費者通過“興盛優選”團購平臺購買了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產品,同批次相關產品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經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接到提示后,萍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迅速行動,已第一時間對配送點、門店、消費者及相關接觸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對物品進行封存,對接觸人員進行居家隔離,并嚴格開展環境、物品和接觸人員的核酸檢測。各項防控工作正按照要求規范有序開展。
與此同時,重慶沙坪壩區也發出通報,14日,發現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的外包裝上,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現已對配送點、門店、消費者及相關接觸人員進行全面排查,隔離觀察,對物品進行封存,并對壞境、物品和接觸人員展開核酸檢測。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控
我國暫停進口23家境外肉類企業產品
▼
會上,畢克新還介紹: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根據以往冠狀病毒引發的疫病的調查經驗,沒有通過食品向人類傳播的案例發生。但隨著境外疫情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一些國家帶疫復工,冷鏈環節受污染的風險加大。為此,海關總署加強了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
采取暫停產品進口措施。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我國采取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目前已經暫停了德國、美國、巴西、英國等23家境外肉類生產企業產品的進口。
而據6月21日消息,海關總署已暫停美國泰森(Tyson)公司注冊號為P5842的禽肉屠宰企業產品輸華。
美國泰森(Tyson)公司證實,該公司注冊號為P5842的禽肉屠宰企業,近日發生員工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
海關總署已更新《符合評估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暫停來自該企業的產品進口。對于已到港或即將到港的來自上述企業的產品,海關部門全部予以暫扣。
國家三部委發文
要求各地立即對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
實施緊急處置
▼
10日,海關總署、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關于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要求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
各地立即停售、封存、召回、銷毀這些進口凍蝦
通知稱,為了消除風險隱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經請示國務院同意,自即日起,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緊急處置措施包括:自即日起,暫停厄瓜多爾3家企業在華注冊資格,暫停3家企業的產品進口。各海關要通知進口商對上述3家企業3月12日以后生產、已進入國內市場的凍南美白蝦進行召回。
涉事三家企業分別為:厄瓜多爾 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注冊編號24887)、Empacreci S.A(注冊編號681)、Empacadora Del Pacifico Sociedad Anonima Edpacif S.A(注冊編號654)。
通知還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監督經銷商家立即停售、封存上述3家企業3月12日以后生產的凍蝦,督促經銷商配合進口商做好產品召回工作,對拒不配合的依法依規處置。各地人民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負責組織做好召回和無法退運的凍蝦的銷毀工作。
而對于《關于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的要求,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已高度重視并迅速行動,對大型商超、水產品批發市場、相關食品經營企業等單位開展緊急專項檢查。
結 語
▼
在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中,我們看到在防控中大多都是以防人為主,而對“物傳人”的關注和研究很少,若不是北京這波疫情反彈從新發地批發市場暴發,恐怕很少人會想到“食品冷鏈運輸”這條潛在的、可能的隱匿傳播鏈。
由于現時國內偶發的病例和嚴峻的輸入風險,國內的餐飲從業人員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嚴格遵守各個環節的衛生消毒,一旦自身出現癥狀,要立即離崗就醫,千萬不要帶病上崗。
來源: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人民日報、萍鄉發布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