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一名草根廚師的逆襲:從餐館學徒到開出17家云南菜館

紅餐編輯部 · 2025-08-27 08:52:17 來源:紅餐網 1299

草根大廚開云南菜館,沒有奇招,唯有真誠。

本文為山野人家創始人劉代華與《紅人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對話實錄,紅餐網整編發布,有刪減。

“那個年代做餐飲,只要有膽量、有技術,真誠地去做,就容易成功。”干了30多年餐飲的劉代華,回憶起自己的創業歷程,眼中依然帶著光。

但任誰都難想到的是,這個17家餐飲店幕后的掌舵人,其實連初中都沒畢業。

他的經歷,比電視劇還跌宕:6歲喪母,12歲喪父。因為交不上25塊錢的學費,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去到餐館跟炒菜師傅學手藝,從學徒、幫廚,一直做到了三星級酒店的行政總廚。

故事如果到這里,那就只是一名廚師的勵志故事了。

但劉代華的人生,并不甘如此。敦厚老實的他,還有發狠的一面。

2003年,劉代華從星級酒店辭職,盤下了一家小店,取名“山野人家”。

“把門店盤下來,裝修完,連買菜錢都沒了。那個時候都是靠親戚,以及一些師兄弟的幫助,靠著他們資助的幾百塊錢,就開始營業了,第一個月生意也不好,那個時候是挺難的。”劉代華說道。

可即便這么難,劉代華還是挺過來了,還將曾經的小店,不斷擴大,實現了連鎖化發展。如今,山野人家已開出17家直營店,在昆明、楚雄等地積累了不少熟客。有人因為它的便宜且好吃而成為死忠粉,也有人直言它帶來了“一種家的味道”。

干過餐飲的都知道,餐飲是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大部分餐飲店都活不過5年。但山野人家歷經20多年發展,還能保持平穩,持續向上、向好的態勢,憑什么?

從一家夫妻小店成長為17家直營店規模的連鎖品牌,山野人家在品牌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又做出了哪些有效決策?

近日,紅餐網聯合創始人樊寧攜《紅人面對面》欄目組來到昆明,與山野人家創始人劉代華聊了聊。對于山野人家的發展歷程、運營策略,以及云貴菜未來的發展走勢,劉代華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訪談實錄,有刪減:

從餐館學徒到17家餐飲店的掌舵人

樊寧:山野人家成立已有20多年,劉總當初為什么會創立這個品牌?

劉代華:我的家庭條件不好,6歲,我媽去世了,12歲的時候我爸也不在了,后面連25塊錢的學費都交不上,所以我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輟學后來到昆明,先是在一家餐館里邊當學徒,從打荷,到切配,再到炒菜,每個崗位都有做過,做了7年,后面做到了行政總廚。

但我內心其實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做一份自己的事業,所以后面就辭職了,自己開了一個小店,取名“山野人家”。

樊寧:在您創業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劉代華:記憶最深的就是剛開店的時候。我把門店盤下來裝修好,連買菜錢都沒了。那個時候,靠我的一些師兄弟以及親戚朋友資助了幾百塊錢,才把菜買了,然后開始營業。那個時候是特別困難,真的很心酸。

第1個月門店生意不好,我給員工發工資,都是借的錢。那個時候,門店連同我在內共有7個人。拋開我不算,我還要給6名員工發工資,6名員工要發出兩三萬塊錢的工資。

但好在第2個月,我們的生意就蹭蹭蹭往上漲,好起來了。

到了第2個月月底的時候,我的店就不虧錢,能保本了。那個時候,我的心里邊就挺高興。到了第3個月,門店開始盈利,到現在為止這么多年,都沒有再虧過錢。

樊寧:您覺得從掌勺的廚師到成為門店的掌舵人,您個人突破的能力有哪些?

劉代華:當掌勺廚師,只要你認真學技術,鉆研菜品就好。因為一個炒菜的師傅,大部分時候做的都是某一類菜品,做好單一類型菜品的難度不高。但是如果你要自己當老板,甚至還要開很多店的話,難度就成倍級增加了。

特別是我的學歷不高,所以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學習、進修。在學習過程中,我做的比較多的事情是看書。閑暇時間我都在看書,主要是菜譜和管理類的書。此外,我還會參加外面的一些培訓、學習,來不斷充電。

不管是炒菜的過程,還是在學習的過程,我都很輕松。

樊寧:從成立到現在,山野人家在產品、服務或運營等方面經歷了哪些重要的調整和突破?

劉代華:山野人家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經有17家店。從一家小店發展到現在,中間也有遇上一些挫折。

2012年前,我們都還是家庭經營模式,全憑師兄弟、親戚之間的幫扶,才開出了六七家門店。但也因為這種家庭經營模式,導致管理、經營方面會出現一些短板、問題。

所以,后面我們重新梳理、調整,大概在2015年,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公司,開始公司化、專業化經營,系統化操作,將一些事情交給了專業人員去做,從而提升了經營效率,開始開更多的分店。

到了2017年以后,我們注意到,那個時候好多人都在刷抖音,意識到抖音上有很多的流量。后面我們便毅然進入了抖音,布局這個板塊,開啟了線上運營,又實現了新一波增長。

樊寧:目前,山野人家的主要消費客群、價格定位大概是怎樣的?

劉代華:山野人家做的就是一些家常菜,用的都是地道的云南本土食材,再經過師傅的巧妙烹飪,讓消費者吃到家的味道。我們的定位就是給到顧客一個回家吃飯的感覺,所以客群更多是中年群體。

我們的人均消費大概在50-60元,比較家常,主打一個性價比。

△圖片來源:山野人家公眾號

不過,我們也有很多本土特色菜,也能滿足消費者招待應酬的需求。所以,在山野人家吃飯,能兼顧美味、份量與性價比,可以實現真正的豐儉由人,顧客的回購率較高。

沒有奇招,只有真誠

樊寧:針對目標消費客群,山野人家在推廣時,會有什么側重點嗎?

劉代華:注意到客群相對單一后,我們采取了線上線下同步運營的做法。

在線上,我們希望能被更多消費者理解,我們并不是想靠抖音帶來多少銷售額,而是希望通過抖音,讓消費者了解我們山野人家是什么樣的企業,讓他們知道我們門店的產品是什么樣的。

我們嘗試了短視頻、達人帶貨、直播等不同做法。具體在做線上推廣時,我們會比較克制、理智,不會做一些過度的承諾或者過度的營銷。我們要確保線上承諾的東西,與消費者在線下實際的體驗是一致的。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在線下,我們希望能增強用戶的粘性,增加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度。中年客戶的消費力高、消費能力較強,他們一旦認可我們后,粘性就很強,會成為忠誠客戶。而且他們會自發傳播,幫我們拉很多新客進店,還能夠把口碑傳送給身邊的很多人。

有些中老年消費者不太會玩手機,所以我們在線下推廣時也會有一些動作來幫助他們。比如,我們的服務員也會教他們怎么掃碼、怎么參加我們的優惠活動。

此外,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線下共同布局,吸引更多新客。特別是吸引更多的年輕客人、外地客人、外省客人,讓這些新客到我們的門店來體驗家常飯菜,實現更多增量。

所以,會有一部分消費者是從線上看見我們,然后線下來到門店吃飯,他們吃到的東西和線上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樣,而且和店里堂食現點客人享有的服務、體驗也都一樣,沒有任何差異。

我覺得做餐飲和做人是一樣的:沒有奇招,只有真誠。只有這樣,才能夠持續做好餐飲。

樊寧:山野人家2020年就已經在抖音上布局了,當時是出于怎樣的考量?

劉代華:2017年,我們就已經關注到了抖音。

大概是2019前后,云南昆明的一些單品、小店,在抖音上就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且幾乎人人都開始習慣刷抖音,說明抖音的流量大,用戶體量也很大。這讓我們意識到了抖音的重要性。

從2020年開始,我們也開始嘗試在抖音上做一些自己的視頻。同時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線上運營團隊了。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我們通過實實在在做,一點一滴地積累,以及自主培養,不斷學習歷練,才在抖音上取得了一定效果。直到今天,我們都還一直堅持在抖音布局。

樊寧:布局抖音的過程中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

劉代華:我們在抖音生活服務的布局策略,其實一直有做一些調整。

2020年入駐抖音的時候,抖音在昆明也剛開城不久,我們算是第一批入駐的品牌。到2021年,已經有抖音達人開始幫我們帶貨了。2023年,我們又組建了自己的直播團隊,開始重點關注直播。

現在山野人家各個單店都有自己的直播號,線下門店里大概有70%的店都有自己直播的能力,其中30%的門店賬號已經能產生效益。

雖然,不同時期的側重點會有一些不同,但拍短視頻,以及學習直播,這些一直都有持續到今天。

樊寧:在抖音上發布門店菜品、團購活動的相關短視頻,給門店經營具體帶來了哪些幫助?

劉代華:山野人家做的是云南菜正餐,屬于宣威菜里面的小炒類目。這個類目的特點不像云南傣族菜、私廚菜那么鮮明,所以在抖音上進行短視頻推廣,的確有一定難度。其實很多人都了解,在抖音等線上平臺,傳統正餐的亮點和關注度不如一些小眾品類。我們之前嘗試做過傳統短視頻推廣,整體效果一般。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契機:每年七到九月是云南野生菌的季節。野生菌產品本身很有特點,口味也非常獨特。我們作為中餐館,原本并沒有重點推廣野生菌火鍋這一產品。大約在3年前,我們借助抖音平臺嘗試推廣野生菌,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這也成為了我們發展的一個契機。

△圖片來源:山野人家公眾號

像專門做野生菌的餐飲店,他們的做法是在野生菌的季節重點推廣,過了這幾個月,就是淡季,所以他們是用三個月的時間來掙12個月的錢。

我們全年做生意,菌類給我們帶來的主要是引流作用,讓更多消費者知道了山野人家是一個常年提供炒菜的餐館。炒菌是我們的特色,我們有很多師傅在炒菜、炒菌,讓我們的菌類產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嘗到了它的美味,也更了解我們其他產品和品牌。

樊寧:除了短視頻,咱們也有在抖音上做一些直播,直播這塊具體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劉代華:在直播團隊建設上,我們更多是自主培養,其實從拍攝短視頻到直播,我們都是自己在做。一開始直播時,我們的銷售額可能就只有幾千塊錢、萬把塊錢。但到現在,我們已經有銷售額過百萬的單場直播了,而且各個門店都具備直播的能力。

我們的直播主打真誠實在。因為我們不靠直播賺太多的錢,只是想通過直播,讓客戶知道山野人家是一個真誠經營的品牌。靠著真誠,我們在直播這個板塊上,成為了同品類中偏頭部一些的品牌。

這一路走來,抖音生活服務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

比如,我們今年的暑促,有幸參加了昆明文旅和抖音官方舉辦的菌子節活動,得以跟相聲演員孫越一起直播。我們這場直播的銷售額突破了百萬,然后整個7月的銷售額突破了200萬元,還成為昆明抖音直播美食排行榜的第一名。

對我們而言,直播就像是一個耕種、收獲的過程。在前期耕種時,就要注意有品牌意識,也要培養線下種草的能力。品牌想做出好的直播,要么具備一定的品牌影響力,要么具備專業的線上運營能力,至少具備其中一點,這樣才能收獲成果。

當然,抖音直播最后收獲的不是一時的成就,而是通過展示產品,展示客戶的實際體驗,最終給品牌賦能,打爆流量爆款,甚至于讓品牌得到延伸。

樊寧:這兩年,很多連鎖餐飲品牌會去做一些店鋪的賬號,或者打造一些創始人的IP,這方面山野人家有沒有嘗試過?

劉代華:打造創始人IP這件事,我以前也想過。但我目前還沒有做個人IP,主要是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我是做技術、做廚師出身的,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山野人家的產品上。

未來,在公司內部組織越來越完善后,我肯定也會在個人IP方面下一些功夫。

如果我做個人IP,會傾向于帶著一些志同道合、有想法的伙伴,一起實實在在做點事,解決消費者吃飯的需求,還有食品安全問題。

另外,我也希望通過做IP,把廚師的傳統手藝傳承下去;同時讓云南美食,美好的食物、場景能夠得到正向發展,讓更多人了解云南,知道云南本地的生活方式,對云南產生深刻印象,發揚光大云南的美食文化。

樊寧:通過抖音生活服務,未來山野人家希望能達到什么樣的預期效果?

劉代華:我們家從不用預制菜,一直保持傳統手藝。我們通過抖音平臺,讓消費者真正看到我們怎么做菜的,給了我們發聲、展示的機會,讓消費者知道山野人家是一家堅持用現制食材的餐飲品牌。

未來,我們還是希望借助抖音,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知道山野人家是一個什么樣的品牌。

另外,在經營層面,我們希望通過跟抖音的深度合作,未來能夠獲取更多的流量,借助于抖音,讓山野人家走出云南。

走出去,還要做好口味的平衡和取舍

樊寧:目前山野人家的門店還主要分布在云南,未來是否考慮走出去?在產品、市場開拓等方面,有什么規劃布局?

劉代華:山野人家目前有17家店,大多數在昆明,下一步的重點還是在云南的各地州縣上布局開店。

之所以這樣規劃,主要是考慮到云南菜出省還面臨三個痛點:第一,食材運輸;第二,人才培養;第三就是口味認知。

目前,伴隨冷鏈運輸的改善,已經能夠解決食材的運輸。人才培養方面,我們也可以內部培養好再派過去,這個問題也已迎刃而解。

但口味認知方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大的難題。很多外省人吃云南菜,不會一下子就喜歡上它的味道。很多出省的云南本土菜,已經在口味上做了一些改良。我個人的觀點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傾向于做傳統正宗的云南菜。

所以走出去后,如何在口味上平衡、取舍,這還是個痛點,我們還在繼續研究。如果下一步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就要走出去了。

樊寧:您認為云南菜未來可能還會有哪些發展走向?

劉代華:云南菜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餐飲品牌可以圍繞文化、情緒價值發力。云南有很多民俗,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比如傣味菜,我們可以讓顧客在吃飯的時候看孔雀舞,聽傣族的歌,讓他們一邊吃美食,一邊享受情緒價值。

做彝族菜,堅持敬酒歌環節,以及那種暢快愉悅的氛圍,這些都是云南菜可以生根、壯大的方向。

△圖片來源:山野人家公眾號

另外,云南菜走出去,必須要在所處的細分領域中做專做精,比如,做過橋米線就要有過橋米線的場景;做本土家常菜,就要做地道;做民族菜,就要打造民族菜的藝術氛圍和提供情緒價值,有了消費體驗和文化氛圍加持,云南菜到了省外也能走得更好。

不管做什么,要有更多亮點,展示出來才會有特色。

注:未標明來源的圖片均由紅餐網拍攝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