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為王,鏈動全國:檸季一杯好茶的生態起點
紅餐編輯部 · 2025-07-28 15:14:23 來源:紅餐網 1276
晨露未干,檸季核心產區的茶園已蘇醒。茶農的手在茶壟間飛快穿梭,每一次拈起,都是對一枚鮮嫩茶芽的溫柔俘獲,迅速納入茶簍--分秒必爭,這是一場從枝頭直達杯盞的鮮度速遞。
截至2024年,檸季累計已售出兩億杯飲品。檸季的每一杯茶飲都從茶山之巔出發,讓每一位消費者品嘗到來自“云端的誘惑”。
1、深耕源頭:湖林茶山,原料品質的起點
走進福建福鼎磻溪鎮湖林村的茶山,這片 “云上茶園” 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檸季對品質堅守的見證。
茶山藏在海拔500-700 米的云霧里,2012 年磻溪成了“省級生態鎮”,湖林村也成了“省級生態村”。這里植被茂密,四周有群山環抱,桑翠湖的水一年四季都十分充足,酸性紅壤配上晝夜溫差,給茶樹安了個舒服的家。
茶園“茶林竹”的共生模式,既能擋擋病蟲害,又能讓茶葉的氨基酸更多,味道更鮮。這片好山好水養出的好茶,成為精心打造的優質茶葉基地。
比起單純“買入原材料”、看天吃飯的茶飲品牌,檸季有自己的考量和實力--選擇與茶園深度合作。
在湖林村把好茶葉的第一道關。種茶、管茶、采茶嚴格把控,就是為了讓原料又獨特又穩定。
選茶樹時:專挑抗病強、好養活的優良品種,做育苗的第一輪篩選,施有機肥料保養士壤,讓茶樹在最好的環境里生長。
采茶時:工人精準把握最佳采摘時期,通過手工采摘保留茶葉嫩度與完整度,采摘環節嚴守“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標準,做采茶的第二輪篩選。
選茶時:茶葉在采后一定經精細篩選、干燥及多道質量檢測,做選茶的第三輪篩選。
就像檸季相關負責人說的:“把住原料源頭,才能守住每一杯茶的品質底線。湖林茶山給了檸季最好的自然條件和原料保障,這是我們在市場立足的根基。”
2、好葉出好茶:背后的系統邏輯
為了讓茶葉品質更穩、產量更足,檸季與專業的種植團隊合作,用“生態防控+科學管理”的辦法,不斷優化種茶、制茶、保鮮的技術,為每一片茶葉的成長保駕護航。
和傳統茶園比,檸季采用科學培育與管理,尤其在有機管理方面,通過生態防控等方式保護茶樹健康成長,讓消費者喝到的每一口都是安心健康茶。
同時,檸季提供茶葉種植標準、技術培訓與采摘補貼,茶農則專注高品質鮮葉的種植、培育與管理。這一模式既保障了原料溯源可控,也提升了茶農收益形成穩定雙贏的格局。
?
采摘后,檸季堅持“適時采摘、分級入庫”的原則,鮮葉入庫需通過分級篩選,排除不合格的鮮,留下合格的葉子,這些嚴苛標準正是檸季高品質的隱形保障。
當你捧著一杯檸季檸檬茶,或許能嘗到山間云霧的清新,也能感受到這份從遠方捎來的用心。
3、從茶山到茶杯:全鏈標準鑄就競爭壁壘
檸季“原料為王”的堅持背后,除了嚴格的種植標準,也離不開長期建設的數智化供應鏈。
檸季在廣東、廣西建立了千畝香水檸檬種植基地。香水檸檬香氣高、汁水足,是十足的好原料。在種植時,檸季通過物聯網技術,對氣候、土壤、養分等數據進行實時觀察,實現“因地制宜,因時而動”的智能化管理,保障香水檸檬的高香多汁。
茶葉加工時,檸季一邊用自動化生產線,一邊留住傳統制茶的關鍵步驟,就是為了保住茶葉的天然味道。再配上冷鏈物流,從茶園到門店,全程保鮮,全程都能查到來源。
這種“從源頭種植到終端呈現”的全鏈條布局,不僅使每一杯檸季飲品都能夠高度一致,更讓檸季在茶飲市場的標準制定上占據了主動。
檸季的故事,就像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小縮影——傳統種茶的智慧遇上現代科技,商業價值和社會責任融在一起,城里的需求和鄉下的生產接上了頭。在這片茶山上,每一片茶葉都藏著改變的可能,每一杯茶都講著創新的故事。
檸季正以一座座茶山的力量,穩穩托起每一杯好茶的口碑與未來。
作者:紅餐編輯部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