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翻臺率10+次,月入超60萬元!湘菜賽道又出黑馬!
紅餐編輯部 · 2025-07-18 08:48:41 來源:紅餐網 445
湘菜持續升溫,市場競爭也隨之加劇。如何在“紅海”中找到差異化路徑,成為品牌突圍的關鍵。
最近,爆火的湘菜賽道又殺出了一匹黑馬。
主打現點現做、人均客單價35+元,還推出了“非遺”花卷搭配砂鍋湘菜的新打法,這個品牌就是“李湘蘭花卷砂鍋菜”(以下簡稱“李湘蘭”)。
據了解,目前該李湘蘭的日均翻臺率達10+次,月營業收入超過40萬元,部分200平米左右的門店月營收甚至突破了60萬元。
怎么做到的?
單品月銷10萬元!主打“花卷+砂鍋”的獨特湘菜
傍晚6點,李湘蘭門店外等位的隊伍早已排開,叫號聲此起彼伏。這并非節假日特例,而是工作日飯點的常態。透過現制手工花卷的明檔向內望去,服務員端著熱氣騰騰的砂鍋,步履匆匆。
紅餐網走進店內,通過實地觀察并梳理信息,嘗試拆解其單店模型。
SKU約30個,光花卷一個月就能賣10萬元
與不少湘菜品牌相似,李湘蘭也保持了相對精簡的菜單,聚焦現點現做的砂鍋湘菜,SKU控制在30個以內。
菜單上,既有辣椒炒肉、農家有機花菜等12道經典小炒,也包含有西北風味的番茄砂鍋、油潑砂鍋等系列。食材在滾燙砂鍋中滋滋作響,煙火氣十足。
不同的是,李湘蘭打破了傳統湘菜館中主食往往作為“配角”的定位,將“非遺手工花卷”打造成了核心菜品。
花卷具體分為兩款,一款是融合了油潑辣子的多肉花卷,另一款則是不辣的古法香茅花卷。據了解,高峰期單店花卷月銷售額能達到10萬元,是門店可觀的利潤補充點。
人均約35元,瞄準城市白領、家庭用餐場景
湘菜之所以受大眾歡迎,也與它相對親民的價格息息相關。在這一點上,李湘蘭做到了極致,進一步降低了價格門檻。其菜品單價在16.8-38.8元之間,大多集中在20-30元,如門店爆款陽雀湖辣椒炒肉為26.8元、農家肉沫寬粉24.8元。
整體上看,門店的人均消費約為35元,瞄準城市白領、家庭用餐場景,直切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的價格帶。紅餐大數據顯示,客單價在30-40元的門店占比僅為湘菜門店總數的 8.73%。
相比客單價更高的商務宴請或精致正餐,該消費水平進一步向大眾市場靠攏。同時,李湘蘭也并非卷“絕對低價”,而是保證了合理的利潤空間。據了解,其整體毛利率保持在58-65%之間,綜合凈利潤率在15%-20%之間。
現代簡約風融合手工明檔,提升價值感
值得一提的是,價格親民并不意味著犧牲體驗。相反,李湘蘭通過精心設計的空間與動線,為顧客打造物超所值的消費感受。
據了解,其不同門店面積在140-200平之間,裝修風格統一。在店門口,都會設置手工花卷明檔。這一空間,不僅將花卷的制作方式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更直觀傳遞出“非遺現做”的匠心。
店內則是采用仿磚墻、老照片等“非遺”元素,讓顧客沉浸式感受湖湘文化;同時,餐廳還采用了現代裝飾保持環境舒適,營造家常氛圍。此外,李湘蘭還通過許多細節設計進一步提升價值感。例如,部分門店專門設置了五常大米、農夫山泉水的展示區,向顧客傳遞著餐廳對品質的堅持。
“18秒出餐”,破解湘菜“大廚依賴”
不過,講究現炒鑊氣和風味的湘菜,也存在著一定的現實挑戰。
眾所周知,中餐后廚的鏈條非常長,而且十分瑣碎。尤其是現炒模式,會更依賴廚師的水平,也更耗時間。對于顧客來說,就是既要眼巴巴地等著菜品上齊,又要擔心去到不同門店體驗參差不齊。
據了解,李湘蘭在保證現炒的同時,做到了平均25分鐘出餐,且各門店口味一致。品牌創始人王雷透露了其中的秘訣——引入智能炒菜機。
這一舉措帶來了幾項關鍵效果。首先,操作員僅需將食材、用料放入投料籃并選擇菜譜,就可以執行烹飪流程,提升了出餐效率。
以門店爆款的18秒牛肉為例,在傳統湘菜門店制作這道菜品必須經歷備料、切配等環節,加上現炒所需的時間,從接單到上桌,最快也要3-5分鐘。而在李湘蘭,后廚能夠根據當天預估客流量對食材進行提前切配,再借助智能炒菜機,真正做到了“18秒出餐”。
其次,該設備還確保了餐廳口味的一致性。操作員無需廚師經驗,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保證出品口味穩定一致。如此一來,不僅優化了后廚的人力結構,也讓餐飲小白開店成為了可能。
當然,效率提升并非以犧牲風味為代價。“炒菜機的應用必須建立在保障菜品口味前提上。為了還原大廚現炒的味道,每道菜都經過了數百次測試。”王雷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設備的運轉與整體模式的穩定,也依賴于供應鏈體系作為后盾。據了解,李湘蘭有著一支經驗豐富的供應鏈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均具備15年以上的行業經歷。他們與優質供應商建立穩定合作、集中采購,降低了門店食材成本。據統計,其成本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8-12%,為品牌發展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而在西北、華中、華北、華東等區域,李湘蘭還建立了倉儲網絡,縮短了配送半徑,減少運輸損耗,確保食材送達門店時的新鮮度。
再開150+家店!李湘蘭正加速走向全國
誠然,市場的變化也為李湘蘭帶來了新的挑戰。
比如,餐飲行業整體內卷,李湘蘭不得不面對房租上漲、顧客注意力分散等壓力。又如,部分區域市場對“非遺”花卷與砂鍋湘菜的組合還需要教育成本。
不過即便困難重重,王雷對品牌的持續成長抱有信心。截至目前,李湘蘭已有30家門店,版圖拓展至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內蒙古五個省份。據透露,李湘蘭計劃在未來1年內,再開150+家。
“我們是一支在餐飲市場真刀真槍拼殺、不斷試錯成長起來的隊伍,在成立李湘蘭之前,就操盤過多個差異化的餐飲品牌。”王雷說道。據了解,當地湘菜“排隊王”湘江肴沙漠綠洲觀景餐廳,也出李湘蘭團隊之手。而這個團隊,恰恰是王雷對李湘蘭未來抱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同時,李湘蘭為合作商構建了一套多維度的賦能體系,覆蓋從選址裝修指導、系統化技能培訓等7大板塊。其核心目標在于降低新店入市的風險與爬坡難度,提升經營成功的確定性。
此外,為了實現開店目標并確保未來超百家門店的良好運營,李湘蘭門店模型也在持續升級,于細節處進一步優化。例如,團隊考慮增設餐桌抽屜,用于放置餐具、紙巾等用餐必需品,以及增設餐廳自助區域……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節省前廳人力。
“動作要極簡,效率要極高,節省下來的人效才能提升門店的利潤。”王雷強調。
持續的產品迭代也被視為關鍵。李湘蘭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高頻次菜單更新機制,每次上新20余道經典砂鍋湘菜,不斷為顧客提供多元的選擇,滿足消費者持續變化的口味。
小 結
毋庸置疑,湘菜的市場空間依然廣闊。但隨著入局者與日俱增,湘菜市場也發生了許多改變。菜品的口味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考量,消費者開始越來越重視質價比。
這也意味著,湘菜經營者未來比拼的關鍵,在于精細化運營能力。誰能滿足顧客“既要、又要、還要”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亦如李湘蘭的獨特打法,聚焦“非遺”花卷與砂鍋湘菜的差異化定位,從產品、環境到服務,追求極致體驗和效率。這是李湘蘭的初心,也是支撐其前行的動力和底氣。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里希;編輯:王秀清;本文配圖由李湘蘭花卷砂鍋菜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