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融資千萬到負債千萬,一個火鍋老板的自我救贖
大龍 · 2025-08-15 09:27:53 來源:火鍋餐見 215
從"坐擁27家直營火鍋店,單月回本"的輝煌,到斷現金流、抵押所有,甚至在看守所體會強制執行······
邁過而立之年的汪大強,在短短幾年間“被高高捧起又狠狠摔碎”,幾乎嘗遍了創業路上最痛的滋味。
這一次,他的故事遠不止東山再起,而是關于金錢、人性以及行業本質的殘酷解剖與頓悟重生。
輝煌與崩塌 狂熱擴張的代價
2021年5月,在泉州餐飲圈摸爬滾打7年的汪大強,押注重慶火鍋賽道開了首家門店。
這家投資僅10多萬的火鍋店竟出現單月回本的業績。短短時間內,三家店的成功迅速吸引了資本的目光,汪大強成功獲得1400萬元融資,隨后又接連拿下千萬級投資。
“感覺太順了,真的飄了。”汪大強回憶道,彼時圈層陡升,月流水過千萬,財富的洪流讓他目眩神迷。“在盈利的驅使下,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加之投融資的助推,他開啟了近乎瘋狂的擴張模式。
“當時連續每個月都有新店開出,各種資源也自動聚攏過來。”汪大強告訴火鍋餐見,到2023年,直營火鍋店達到了驚人的27家。
這對于一個初次創業的火鍋人來說,步伐并不慢。
野心不止于此。為了支撐門店運營,并實現夢想中的自主供應鏈,他斥資1000多萬,自建了一個超過2000平米的中央倉儲中心。
然而,正是這種“拔苗助長”的快速擴張和資產投入,讓原本順暢的現金流瞬間緊張。
當時恰逢年關,銀行信貸暫停,薪資發放不僅成為難題,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不喜歡隱瞞。”汪大強坦誠講,面對當時500多名員工,他直言資金鏈緊張,薪資拖欠,每人僅能先發2000元過年費。不料,一名年輕員工將抱怨發在了在抖音,引發了致命的危機。“同行、供應商瞬間慌了,一個投資方馬上申請了法院財產保全。”
連鎖反應如雪崩般襲來,汪大強名下房產車輛被凍結,即使公司合法納稅,也無法申請信貸。“捧你上去的人,有時摔你最狠。”汪大強苦笑著說。
就此,曾經風光無限的火鍋老板,一夜之間跌入深淵,甚至他在看守所經歷了兩個多月強制執行的冰冷現實。
經歷大敗,汪大強痛徹心扉地進行了反思。主要問題有3點:
自負與自我的迷失。
“當時把運氣當實力,自我放大到了極致。”他深刻認識到,餐飲雖屬現金流行業,但粗放式的管理是死穴。對金錢失去了敬畏,“總覺得每天有進賬,十萬八萬都是小錢”,這種心態直接導致了資金的巨大浪費和現金流問題。
組織梯隊不夠成熟。
攤子鋪大之后,核心管理人才的缺失暴露無遺。而早期野蠻生長掩蓋了人才儲備、經驗的嚴重不足,門店在人員建設上急功近利。
現金流管理的徹底缺位。
“如果當初我自己穩一點,把錢砸得慢一點,都不至于倒得這么快。”這是最痛的領悟,在汪大強看來,沒有風險意識,沒有預留救命的儲備金糧草,將預期收益當成了可揮霍的東西。
人生至暗時刻 一根白發與眼淚點燃出新希望
事業崩塌的后續效應是連續摧毀性的,不僅店鋪接連關閉、強制執行、債務爆發、妻子離開······背負數千萬元債務的汪大強選擇了徹底的逃避。
“電話關掉、門也不出,身無分文也出不了門。”更讓他痛徹心扉的是,危機爆發時,他的小女兒尚不足月,前妻也選擇離去。
當一個人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再輕的稻草壓在身上也重如千斤。
“逃回”重慶老家的他,陷入長達一年多時間的自我放逐。他告訴火鍋餐見,那時候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極度的絕望中,他甚至做出了令人不齒的事情——轉走奶奶2000元退休金去揮霍買醉。
“我以為她回來會罵我。”汪大強聲音低沉。出乎意料的是,面對偷走自己養老錢的孫子,老人沒發一句火。
“她只是看著我,眼淚止不住地流,許久才哽咽著問,‘如果哪天奶奶走了,你該怎么辦?’”這句話,如同驚雷瞬間狂泄到汪大強麻木的心里。
“那一晚我完全沒睡,”他說,“凌晨五點多,我用那個荒廢了一年的短視頻號拍了條視頻,大意是,我要回來!”
這股從人生低谷迸發的求生欲,源于一個老人無聲的淚水,更源于對女兒的責任。
視頻發出的當夜,竟奇跡般地獲得了一位舊識的回應:“兄弟,我愿意再相信你一次,拿點錢再試試。”
當時,身無分文的汪大強做出了決定,帶著女兒,在僅剩的500塊錢里掏出400塊買了回泉州的汽車票。
“一個座位,我抱著女兒在腿上坐了整整23個小時。”23小時的顛簸旅程,汪大強懷抱著女兒,這位落魄的父親,內心燃燒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來!
創業者哪有退路可言 門店重啟,回歸經營本質
2025年7月,汪大強在泉州,曾經輝煌與慘敗之地,再次起盤。曾經共事的員工,很多人選擇回來。
“我很幸運,所有的不堪都是我咎由自取,我毫無怨言。”汪大強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沉穩與豁達,“重新站起來了,看到過去的店鋪,心中已無悲傷。因為遺憾過去,只會讓人停滯不前”
行動證明一切。回到泉州的次日,新店的選址、合同的簽訂就已完成。東山再起的第一步,就牢牢鎖定了財務安全這一項,并引入專業財務團隊,設立獨立的財務監管板塊,徹底摒棄了“感性開店”以及浪費的舊習。
新店“汪大強火鍋館”在經營理念上,與此前高歌猛進的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做出了深刻反思,甚至做出了“反常識”創新:
1、用戶體驗至上,不唯坪效論經營。
新店一樓不到200平米,汪大強卻反常識地劃出50平米打造等位區,多臺空調保證舒適。“我要讓顧客等位也舒服,舒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
他甚至宣布了兩項被視為“行業攪局”的決定——鍋底免費、不設桌位費,并將客單價降至100元左右。
2、整潔衛生為王,摒棄過度裝飾。
在“山野風”盛行的當下,新店沒有盲目跟風,而是選擇去繁就簡,僅僅拿綠葉去點綴。在汪大強看來,“不要定義風格,就是干凈整潔、清爽明亮。”火鍋店環境干凈透亮,就是品牌極佳的形象。
3、設備取代低效,釋放員工價值。
“我知道建店成本高,很多人不愿投設備。寧愿讓員工切蔥。”汪大強的選擇截然相反。他斥資打造全設備化廚房,目標是把后廚變得像“超市倉庫”,員工只需按需取用標準化食材。
“把人從繁重的機械操作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投入到運營、服務、提升轉化這些創造價值的地方。”
4、不著重看營業額,過程管理與人本關懷才是關鍵。
一般而言,火鍋店習慣用營業額來說明一切經營狀況,而汪大強的做法是,摒棄傳統的強業績KPI考核模式,將精力放在“設定清晰的崗位職責與流程百分比”,引導所有人把過程做對、把事情干好,錢是正確過程的結果。
縱觀創業經歷,汪大強也有自己的從頭再來的感悟。
“跌過大跟頭,再看行業就特別清醒。”在談及當前火鍋市場“一片哀嚎”之聲時,汪大強異常冷靜。“我認為核心就一個——回歸本質,回歸食材的本質、用心的本質。
他還犀利地指出了當下行業的浮躁與困惑:“大家都在卷短視頻、卷流量!心思全花在怎么上熱門。少有人愿意在后廚真正下功夫研究產品、體驗、基本功。短視頻重要嗎?重要,但它是輔助!如果你真覺得抖音能救命,那干脆別開門店了,拿大量預算去砸短視頻?這完全是本末倒置!”
“我熬過來了,是因為從未熄滅對生活的熱愛。”汪大強面對即將試營業的新店,眼神篤定,“我很慶幸,我沒有在60歲經歷這些,現在的我,已經活過來了!”
最后
對于任何創業者來說,都會面對金錢、欲望、人性等考驗,但有時候大家習慣了走直線,容易忘卻人生乃至生意其實都是拋物線,甚至還有不可逾越的紅線。
汪大強的經歷,其實也觸碰到了創業者的靈魂:如何在跌落時頂住至暗壓力?如何在重生之際,將過往的恥辱化為堅韌而非負擔?甚至是如何放下虛榮、浮躁,回歸到“把鍋底做好、回歸本質”。
再者,人只有經歷了低谷期,創業經歷才算完整。可以說,創業者的低谷期,其實是在救你的命!
本文轉自:火鍋餐見;作者:大龍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