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荊芥、薄荷覺醒!烤肉正迎來“新味覺革命”
大龍 · 2025-08-11 17:50:08 來源:燒烤餐見 256
最近,清新的綠色正在搶占烤肉新風味。
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更愿意為獨特的風味買單。特別是山葵、荊芥、薄荷等綠色食材的加入,讓燒烤有了尋求差異化賣點的新目標。
山葵烤肉 燒烤紅海里的突圍利器
近兩年,山葵烤肉開始從日料的配角一躍成為燒烤的主角,燒烤的餐桌上這道鮮辣解膩的風味,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歡。
燒烤餐見了解到,山葵的品類未來如此稀缺,原因就在于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很多餐飲店基于成本的核算,很少將它作為主菜。
比如北京“山葵說”憑借現磨山葵配烤肉的創新模型,并不斷向全國版圖開拓,向市場驗證了細分差異化的新優勢。
山葵風味為什么受歡迎?在燒烤餐見看來,其具備3重破局力: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山葵的清香中和了烤肉的油膩感,更讓肉質本味得以放大,從大眾點評到小紅書,“吃十盤肉都不膩”成為高頻標簽。
而對于成本來說,“鮮山葵+預制醬料”的搭配平衡了體驗與成本,可以支撐60-70元的客單,讓烤肉價格稍微下探。
再來看供應鏈方面,拿山葵說而言,自建從云南基地到門店的24小時冷鏈鏈,成為品牌護城河,這正是此類門店將后廚透明化、配計時器操作的核心邏輯。
那么,山葵風味是否值得一用?一方面,消費者教育已見成效,小紅書上山葵烤肉的討論熱度翻倍增長,很多城市食客開始主動要求多加山葵,但對于下沉市場來說,接受度目前還在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若僅將山葵泥作為蘸料,極易被模仿。真正的核心在于構建“山葵+”矩陣,即把山葵腌肉、山葵花泡菜等延伸品變成標配,甚至將潮汕甜湯、韓式拌飯納入套餐組合,用全流程體驗黏住顧客。
或許,當山葵從烤肉蔓延到火鍋、快餐場景時,解膩剛需或將催生一個新品類生態。
河南荊芥 讓燒烤走進“河南地域風味”
“河南的夏天,命都是荊芥給的”,這句話并不是夸張,這種神奇的葉子,在河南人夏天的餐桌上隨處可見。
爐小哥烤肉就瞄準了河南地域風味,推出荊芥烤肉,這種清香類似薄荷、檸檬,還帶有辛香微苦的食材搭配,不僅瞄準年輕客群健康需求,還以“草本解膩”概念延伸消費場景,在小紅書立刻引發打卡熱。
此前,有茶飲品牌也推出了荊芥飲品,不管是杯裝還是瓶裝飲料,都極受歡迎,此舉讓也河南的荊芥在新消費中火了一把。
與此同時,地方特色再次驗證了就等同于流量密碼的餐飲新范式。從淄博燒烤的百億產值、天水麻辣燙的游客暴漲、貴州烙鍋單日20萬人流量,無不證明地域風味已經成為餐飲的財富密碼。
地域風味的核心優勢在于兩重溢價能力:
一是文化溢價,如內蒙古打造“內蒙古味道”區域品牌,將傳統飲食轉化為文旅消費場景,帶動農特產品銷量增長,同時也增加了體驗感;
二是供應鏈溢價,比如門店依托食材供應鏈優勢,將荊芥等特色食材標準化,打造出難以復制的口味壁壘。
清涼薄荷 薄荷+烤肉組成燒烤界的新CP
這股薄荷的風還是從飲品吹到了燒烤屆。在云南無薄荷不成餐,而現在薄荷加燒烤也成為新的流行風味。
燒烤的創新風向已經從場景的營銷轉變為了產品的更新,消費者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常規品類的燒烤,比如烤香菇、烤培根、烤土豆片,而是希望產品更加的多元化,更具獨特性。
如今,在一些燒烤店里你可以感受到,薄荷葉代替了生菜的存在。比如宜昌的大福薄荷烤肉,就推出了薄荷雪花肋條、薄荷肥牛、薄荷蒜香牛五花。
看似簡單的加法,卻打破了傳統燒烤的味覺壟斷,開辟了一條清爽的味覺賽道。
其實,薄荷在燒烤中的應用絕非點綴,而是全新的風味差異,比如吃法上,建議顧客直接包裹溫熱的烤肉入口,瞬間激發清涼與油脂的冰火碰撞;再者,可將薄荷搗碎融入腌料或蘸水,化作解膩提神;還可以與蒜蓉、小米辣復配,打造出層次分明的香辣清新復合風味蘸料。
總結
山葵的解膩、荊芥的野性、薄荷的清涼正在沖破傳統燒烤的油膩感,這場由綠葉掀起味覺革命,正以差異化的風味重新定義燒烤消費場景。
其實,食材的微小創新,對于顧客來說也是一種大提升。
本文轉自:燒烤餐見;作者:大龍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