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開店400+!火鍋界殺出“新頂流”
張冬 · 2025-07-24 16:41:28 來源:火鍋餐見 1110
110平的門店,12張桌子,9個店員,最高排隊104桌,單日收入最高達3.5萬+元。從2023年開業至今,笨姐居民樓火鍋已跑出400家的規模。
在經濟緩慢增長的環境下,笨姐竟勢如破竹,高速增長,背后有哪些原因?
通過采訪了解和綜合判斷,火鍋餐見將從選址、產品、成本三個角度,拆解笨姐的爆店邏輯,期望能給更多的火鍋從業者帶來新的啟發和思考。
瞄準“近生意”? 從居民樓到全國的躍遷
未進笨姐店門,便能感受到一種親切感和濃厚的煙火氛圍。
店內是暖色燈光,很隨意的氣氛,裝飾復古,諸如全手寫毛筆字,茅草頂、老舊桌椅,復古海報,古早的舊報紙、老式擺件之類,打造懷舊年代風。
所以,當復古風遇上潮流時尚的年輕人,反差感瞬間迸發,被分享到社交平臺上,品牌也有話題性。
笨姐的選址原則為“一流商圈,二流或三流位置”,目的很簡單——在能共享商圈客流情況下,降低房租成本;由于小店比大店租金更便宜,所以,笨姐門店面積固定在80~150平,桌數不超過15張。
最關鍵一點,員工不分崗位,不分職能。
如果用局部思維來看,在質價比時代,顧客對服務的要求水漲船高,需要組織具有更好的柔性和快速響應能力,以創造客戶價值為目標導向進行過程協同,笨姐的優勢在于依托總部集團大綜集采優勢,不僅實現成本降低、品質穩定、高效出品,還能解放廚師,提高人效與坪效,進而提升門店毛利。
如果用整體思維來看,成本的降低、人效坪效的提高、運營流程效率的提高,以及毛利的提高,最終指向一定是門店生存率的提高。
當下,商場空置率在緩慢上漲,有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重點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平均水平達到12.6%,較2023年上升1.2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空置率為10.5%,二線城市為13.7%,三線城市則高達15.3%,所以,靠近老百姓的社區火鍋,成了很多品牌的主要打法。
笨姐定位居民樓,有兩個優勢,一是順應大眾認知,“居民樓”是個具象化詞語,消費者聽到后會主動聯想煙火的畫面感,而且在普世觀念里,樓下的小賣鋪、小餐館,給人感覺很親切,東西實惠好吃,笨姐則借此認知表達了“樓下火鍋好吃”的涵義;
二是降低消費心理壓力,笨姐的選址是真實的居民樓,在消費審慎的當下,笨姐裝修親民又具反差特色,氛圍接地氣,能很好地打消顧客顧慮,消費心理上無壓力。
靠近顧客,做的就是“近生意”,近生意的本質,是用距離的近,產品的質和口碑的優,讓顧客對品牌親近和信任,成為心中品類首選。這也是笨姐迅速走向全國的爆店邏輯之一。
從投資角度來看,低房租、少桌數、不定崗是其特點,固定投資尚可。
自帶先天流量圣體產品? ?與營銷打法激情碰撞
餐飲屬于服務業,本質是顧客體驗,而體驗的核心則是產品。
在傳統的重慶火鍋中,主打菜多為毛肚、鴨腸、黃喉之類,而笨姐則聚焦“重慶江湖菜”,取其精華,推出一大批具有江湖氣的產品,諸如麻辣毛毛蟲魷魚卷、翡翠鮮椒雞、大刀白肉、過癮紅油五花肉、絲絲大盤菜等,大紅磁盤加上辣椒點綴,勾人食欲,又有視覺沖擊,顛覆了以往重慶火鍋招牌菜的范式,有業內人士稱,笨姐是“重慶火鍋流量產品創新引領者”。
重慶火鍋和重慶江湖菜美味且成癮的Buff疊加,可有效促進顧客復購,另外,笨姐還對傳統產品進行升級,諸如冰湯圓,笨姐將傳統冰湯圓進行口味創新,推出楊梅冰湯圓、綠豆沙冰湯圓,并且現場手工制作,很容易引起顧客拍照分享。
產品成癮性和穩定性是復購前提,笨姐背靠13年餐飲集團,集團自建供應鏈和食品工廠以確保食材品質及穩定性,進而減輕門店運營壓力。
口味即口碑,至于外觀顏值、擺盤設計、手工制作,則是為顧客提供社交貨幣,讓顧客“有話可講、有文可發”。
在互聯網時代,火鍋品牌要想有熱度、有話題,產品和營銷打法必須緊密結合,開業三個月時,笨姐憑借強大的產品力形成“自來水效應”,顧客自發傳播,小紅書曝光200W;
隨后,笨姐策劃了一場沉浸式的復古秀,將80年代的復古元素與舊報紙、紅紙、竹編等品牌元素融合,獨家定制服裝,借用模特走秀的形式,展示了笨姐文化,全網相關話題流量達1500W,此時的笨姐已逐漸起勢,到100家時,在抖音上,相關話題曝光量突破1.3億,足見,品牌一旦爆發,熱度必定呈級數式增長。
另外,笨姐還策劃了一系列的活動,諸如奪命鴨頭挑戰賽,全網曝光3億+,聯名周星馳的《食神》(2024年8月31日重映),聯名梅見、勁酒、國家地理,還邀請藝人劉儀偉、馬可一同直播等,不斷推高熱度。
產品是品牌根基,各路營銷玩法則是不同的營養液,促進品牌開花結果。
在穩定供應鏈的支撐下,重慶火鍋與江湖菜的產品融合,搭配高顏值擺盤設計,坐上營銷流量的快車,使得笨姐得以快速出圈。此為爆店邏輯二。
存量時代,極致成本管控? 來自高效供應鏈
如果選址和產品屬于品牌的金鐘罩、鐵布衫之類看得見的外功,那么,成本管控就屬于品牌的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之類看不見的內功。
從環境變遷上看,黑天鵝之后,中國餐飲基本告別快速增長的增量時代,轉而進入緩慢增長的存量時代。
餐飲的存量時代,特點較為明顯,諸如客單價格帶的細分,過去的客單價格帶可能是60~80元、80~120元之類,而如今,則是60~70元、70~80元之類,內需有潛力,但消費有壓力,前文已述,顧客花錢謹慎理性,對價格敏感,選擇產品也從“性價比”到“價性比”、從“質價比”到“價質比”,即是,在行業價位區間內,品牌的產品服務及體驗,要做到性能最高、質量最優。
所以,存量時代能夠誕生很多偉大的品牌,讓老百姓可以真正享受到,品牌帶來的生活質感。
笨姐的客單價與大多數重慶火鍋品牌相同,人均90元左右,笨姐創始人杰哥認為,在這個定價范圍內,實行過多的降價促銷,可能會破壞市場定價規則,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產品品質,造成市場的惡性競爭,更不利于品牌的長期發展。
比起一些用降價促銷吸引短期用戶流量的品牌,笨姐更傾向做扎實門店的產品和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以品質和體驗,留住更多長期用戶。
一間百十平的小店,投資不大,十幾張桌子,排隊幾十甚至上百桌,人均90元,毛利68%~70%,多場景多產品結構,全時段營業模型,笨姐成本管控的背后,是供應鏈的高效運轉與支撐。此為爆店邏輯三。
除此之外,笨姐品牌的快速擴張,與總部扶持密切相關,諸如數字化選址系統標準,以數據輸入和人工判斷為主,助力門店確定位置;智能庫存系統標準,為門店的訂貨、庫存、滯銷、時效性等預警;五大后勤保障體系,從項目立項到日常督導,包括營銷推廣協助、每兩個月一次的總部培訓、每季度的全國營銷發聲等,協助門店走上正軌。
領頭羊的方向對,后來者才不會踩坑。
最后
存量時代,效率為王。
總部的領導效率、分店的運營效率、員工的個人成長效率等,都會影響品牌的擴張。
所以,當下跑出的、真正好的品牌,一定是效率極致的品牌;爆店邏輯的背后,也一定是極致效率在支撐,而唯有極具生存力的門店,才能抗住市場競爭,超級爆店才能成就超級品牌。
《鹽鐵論》里講,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局勢,不在力耕。意思是,創造財富的關鍵,在于策略方法,而非售賣體力;獲取利益的核心,在于審時度勢,而非簡單耕作。
既然看到了局勢、看到了方法,那就不要猶豫,緊踩油門,跟上去。
本文轉自:火鍋餐見;作者:張冬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