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22元自助殺瘋了!瞄準“打工人”吃飯生意
王謹 · 2025-07-01 14:08:19 來源:火鍋餐見 429
火鍋行業瞄準午市,本質上是應對市場內卷、提升經營效率的策略。
海底撈開卷午餐,新開“拌飯外賣店”
最近,海底撈在打工人的社交圈里狠狠刷了波存在感。
火鍋餐見發現北京區域出現多家“海底撈.拌飯”的專營店,主賣撈飯、拌飯和蓋碼飯,炒飯四大系列,人均25元。北京,武漢、西安等地均已上線,共計上百家。
◎海底撈拌飯,營養均衡
前不久,海底撈在部分門店上線工作餐,不同門店推出的形式不同,價格也略有差異,既有22元自助午餐,還有10多元到30多元不等的套餐。性價比直接拉滿,引得不少上班族午休直奔門店“打卡”。
有博主探店,發現三熱菜有土豆絲、豆腐、金針菇炒雞蛋,三涼菜有黃瓜醋粉、豆芽面筋、海帶絲,種類很豐富,水果是西瓜,和海底撈門店差不多。
該款套餐還被戲稱為“牛馬套餐”——便宜!量大!管飽!
◎海底撈自助午餐
而這只是海底撈近期“跨界地圖”的一章。從夜市攤的冒菜、麻辣燙餐車,到寫字樓下的早餐車,再到“兒童餐”、“一人食”等場景消費套餐……海底撈正把“火鍋店”的邊界撕開,硬生生造出“全時段、多場景搶客”的新消費地圖。
其實,背后邏輯并不復雜,當消費趨于謹慎、行業增速放緩,海底撈2024年翻臺率雖達4.1次/天,午市卻仍是客流洼地——與其守著空桌等晚餐,不如用一頓“打工人特供”激活閑置資源。
而這些,其實并不是海底撈第一次推出低客單價的非火鍋產品。
早在2020年,海底撈的海外門店(如新加坡、倫敦等地)便已上線盒飯套餐,憑借其“好吃實惠”的特點,成為疫情常態下的自救行為。2022年,海底撈進一步將這一模式引入國內,并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
2022年3月,鄭州海底撈凱旋廣場店因疫情影響,針對周邊上班族需求推出11-15元盒飯業務。數據顯示,該盒飯業務日均銷量達300份(工作日),周末亦能達到百份規模,且接受5份以上外送訂單。
而在火鍋這一主業上,海底撈也在變著法子滿足打工人的需求。
在2023年12月,海底撈外送、餓了么同時宣布推出“下飯火鍋菜”系列活動。據其介紹,“下飯火鍋菜”是海底撈外送為更好滿足消費者“一人食”的新外賣場景,專項孵化的新產品線。
◎海底撈下飯火鍋菜
目前在美團外賣等平臺,海底撈均上線了單獨的下飯火鍋菜店鋪,套餐價格在30-40元之間。
此外,在這些平臺,海底撈也為火鍋外賣設置有專門的店鋪,套餐售價在118元-399元不等。
火鍋品牌紛紛瞄準“打工人午餐市場”
事實上,不僅僅是海底撈,還有很多火鍋品牌紛紛瞄準“打工人午餐市場”,比如湊湊推出一人食午市套餐,不僅有68元的小火鍋系類全新上線,還有48元的自助任吃,包含鹵肉飯、醬香辣拌面、紅燒牛腩蓋飯等。
而蜀大俠在感恩日推出午市9.9元,鮮毛肚、鮮鴨腸、鮮吊龍、柔骨五花肉等隨便炫,酒水免費,時間段在11:00-14:00;讓一眾網友高呼太實惠了!
◎湊湊、蜀大俠紛紛推出午餐
此外,還有一眾云南酸菜牛肉火鍋、糟粕醋火鍋、老北京涮羊肉火鍋等地域特色火鍋,也都做起了午市套餐。
火鍋餐見仔細盤算了一下,火鍋店做午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簡配版”套餐,對標單人消費。
大火鍋的門店體驗,匹配小火鍋的價格。并且在原有的套餐基礎上做價格和菜品的調整,讓產品更加“實惠”,簡單來說,就是吸引更多的客群,特別是“時間不太富裕”的打工人前來就餐。
以海底撈午餐為例,69元的單人套餐,包含五葷四素,工作日午餐時段可用。套餐可選油底、菌湯等鍋底,主食有米飯或撈面二選一。大眾點評顯示,此套餐在半年內售賣3000+。
◎午式單人套餐
二是利用產品優勢,跨界做快餐。
比如百葉居·老北京涮羊肉,大眾點評上顯示人均120元左右,不僅有20元的“羊肉汆面”、還有西湖牛肉羹、酸湯肥牛、烤羊肉串、烤肥羊腰、下酒菜等,菜品豐富多樣,一整個“管飽”;比如“香滿城火鍋雞”,推出了“火鍋雞米飯”,僅售15元。
◎羊肉汆面和火鍋雞米飯
這類火鍋店在做午餐時,合理利用原本的供應鏈優勢,再加上品牌積累下來的口碑,給顧客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感。
今年,澄明七個番茄推出的“番茄肉醬蘸醬”也是創新口味,性價比極高,滿足三代人需求,填補兒童友好和全齡適配的市場空白,破除餐飲門店抓不住家庭客群的困境。
三是依然瞄準午市聚餐場景,鼓勵多人消費。
比如八合里海記,專注潮汕牛肉火鍋,工作日午市雙人餐123元,三人餐283元,四人餐414元,六人餐533元,這個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套餐,主要吸引周邊辦公人群、朋友午餐聚會以及追求高品質午餐體驗的消費者。
◎八合里海記的多個套餐
火鍋行業瞄準午市,本質上是應對市場內卷、提升經營效率的策略。通過全時段運營、性價比套餐和場景創新,品牌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新增長點,同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用餐需求。
數據顯示,火鍋品類午市訂單占比達45%,客單價穩定在68元區間,核心客群聚焦“快捷高效、經濟實惠、去社交化”的用餐需求。
結論
在消費者愈發理性、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午餐經濟或許只是開始,全面重構餐飲價值鏈條的時代已經到來。
對火鍋品牌而言,午餐市場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只有那些能夠平衡品質與效率、創新與傳承的品牌,將在這一輪行業變革中贏得先機。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王謹)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