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好飯”送給火鍋行業的破冰之刃
張冬 · 2025-08-20 15:00:36 來源:火鍋餐見 2346
1. 京東財報出爐,虧損9億,利潤腰斬
2. 京美大戰白熱化階段的核心
3. 美團拼好飯給火鍋的3個啟示
京東瘋狂燒錢外賣,利潤腰斬 美團發力拼好飯破局
前兩天,京東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出爐。
一方面,營收兇猛,總營收3567億元,同比增長22.4%;另一方面,二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2億元,同比下滑51%,集團整體經營利潤虧損近9億元,幾乎腰斬。
京東的業務由三部分組成,零售、物流和新業務,新業務版塊包括外賣、京喜、產發和海外業務等,第二季度的零售和物流增長顯著,新業務的營收也漲勢喜人,從去年同期的約46億元暴漲至近139億元。
不過,新業務版塊的成本和經營費用也在水漲船高,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7億元,極速擴大至148億元。
營收暴漲,虧損也暴漲,很明顯,京東外賣是主要因素,當然,財報也寫了,成本、營銷費啥的都在漲,歸根究底,京東外賣的瘋狂燒錢,是其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6、7月份的京美大戰,讓這個夏天熱度飆升,大伙兒們買的免費糖水,堆滿了冰箱,不是免費送就是極低價格購買,即便明天喝不了,先囤了再說。
線上神仙打架,線下實體受傷,這兩個月,很多餐飲商家網上發聲,表達不滿,天宮可以這么玩,我等未曾見過天宮一角的凡人,只能以血肉之軀硬扛,扛不住,就只能關門歇業;京東有錢,虧個幾億不傷要害,店里一個月不來人,幾年的積蓄就得打水漂。
這么整,領導也看不下去了,于是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他們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促銷行為,理性競爭,構建多方共贏的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戰事”就先告一段落,隨后,京東動靜小了,美團則在4天后的7月22號宣布,拼好飯啟動“萬家品牌”計劃,為全國 1 萬家知名餐飲品牌提供專項服務,通過自身的數據運營、消費洞察等能力,聯合商家定制產品、設計套餐,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高性價比的品牌套餐。
又隔兩天,7月24日,美團的“百萬亮廚”計劃重磅登場,宣布將聯動拼好飯的百萬餐飲商家,全力升級明廚亮灶,讓商家后廚和備餐過程更加透明。
實際上,今年2月以來,有將近12萬家商戶在美團開通“明廚亮灶”視頻直播,百萬亮廚計劃一實施,這股風潮也吹向了拼好飯。
網上公開數據顯示,90%入駐拼好飯的商家,實現銷量提升30%以上,另外,因為疊加出餐效率的提升,帶動成本下降,平均降幅達到20%以上。
截止今日,雖然美團2025第二季度財報未出,但網上已有很多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預測,美團第二季度營業收入會在935億元左右,凈利潤會在80億左右。
看來,美團不斷發力的拼好飯,是京美大戰破局的關鍵點。
拼好飯與新洲村 帶給火鍋人的啟發
在談拼好飯之前,我們先把目光投向深圳,一個叫做新洲村的地方。
前段時間,新洲村登上熱搜,起因是運用了數字化技術,傳統餐飲成功轉型,一個普通的城中村,成了深圳24小時不熄火的城市廚房。
從數據上看,新洲村的餐飲店,80%的交易來自線上,日均外賣訂單近3萬單,有些餐廳引入智能炒菜機,8分鐘出餐,人效提升3倍,夜間訂單占比達50%,另外,新洲村改造開放式取餐架,外賣配送效率提升30%;AI數據分析指導商戶調整菜單,復購率提升18%……
數字化浪潮下的新洲村,燈火通明不打烊。
對比線下的新洲村與線上的拼好飯,不難發現,兩者有三個共同點,效率、定制和質價比——效率提升可節省成本,定制產品可創造溢價,品質體驗可確保復購。這也是當下火鍋行業的破冰之刃。
在這三個方面,很多火鍋品牌都做得游刃有余。
在效率方面,像圍辣小火鍋,以傳送帶結合智能點單系統,將用餐時間壓縮至30分鐘,日均翻臺率達 4 次,供應鏈端與華鼎冷鏈科技共建全國倉配網絡,核心食材48小時內配送至店,損耗率控制在8%以內,支撐人均25元的極致性價比。
另外,圍辣還與全國蝦滑銷量第一的逮蝦記聯名定制產品,深受食客喜歡,前段時間,圍辣小火鍋聯合逮蝦記直播,單日GMV破百萬,曝光次數500W+,持續霸榜抖音全國火鍋榜前三。小火鍋全國門店數量第一的品牌與全國蝦滑銷量第一的品牌相互賦能,成了業內的一段燈彩佳話。
像熊喵來了火鍋,聯合頭部供應商規模化采購,采購成本降低 20%;產品上做減法,聚焦鴨血豆腐、甜品等大單品,SKU精簡至行業平均的60%,出餐效率提升至60分鐘翻臺;體驗上做加法,提供12道免費甜品、兒童餐及“牧場到餐桌全原切”系列,人均 60~70 元即可享受品質食材。
熊喵來了從東北走向全國,如今,已成“火鍋性價比之王”的代名詞。
還有從不出山的季季紅火鍋,通過“蜂窩式擴張”,在江西實現3公里配送圈,物流成本低于行業35%,尤其是首創的 “自選超市” 模式,顧客可自主搭配食材,既降低人力成本,又增強品質感知;今年推出的“家庭情緒價值套餐”,將火鍋消費與親子互動結合,客單價提升15% 的同時復購率增長28%,成為火鍋定制的典范;
數年前,周師兄也做過定制私宴服務,廚師團隊攜特制保溫箱上門現切,主打屠場鮮毛肚與大刀腰片組合,針對家庭聚會、企業團建定制專屬菜單,實現“廚房到餐桌”零距離體驗。這種高端的定制被后來很多火鍋品牌沿用;
還有沙膽彪炭爐牛雜煲,針對北方市場開發“麻醬+沙茶醬”雙拼蘸料,南方市場主推“沙茶海鮮湯底”,區域適配度達90%;
某豆米火鍋品牌,以貴州豆米為核心原料,研發“豆米+酸湯”復合鍋底,成本僅為傳統牛油鍋底的33%,復購率超70%,將折耳根、酸蘿卜等地方食材標準化預制,門店加工時間縮短至10分鐘,損耗率降低至5%,下沉市場門店月均流水達50萬元,人效比同行高30%;
還有德莊火鍋,通過 “辣度分級” 技術實現味覺定制,2025 年推出的“智能辣度調節鍋”,可通過手機 APP 實時控制湯底辣度,滿足一桌多味需求。該功能使家庭客群復購率提升35%。
在大多數門店生意不好的情況下,一些品牌能逆勢增長,一定做對了什么。
效率、定制和質價比,正是當下火鍋乃至餐飲的風向。
最后
過去,美團的拼好飯一直為顧客詬病,吐槽口味與分量的比比皆是,如今,入駐拼好飯的餐飲品牌已經超過5000個。截至7月,全國已有超百萬商家上線運營,拼好飯日訂單量峰值超過3500萬單,在過去的一年,知名品牌上線拼好飯運營的門店數量同比增長64%。
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
未來,火鍋行業的競爭將是“效率 × 定制 × 質價比”的三維博弈,品牌需在供應鏈韌性、數據驅動能力、用戶心智占領上,建立系統性優勢。
如此,方能在普惠的消費時代,穿越紅海。
本文轉自:火鍋餐見;作者:張冬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