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品牌探路新零售樣本:廣州酒家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葉碧華 朱甜甜 · 2018-02-09 17:43:0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9547
在消費年輕化的今天,老字號們也坐不住了。在剛過去的天貓年貨節中,廣州酒家與天貓攜手參與策劃并執行了一場大型內容營銷活動:老字號國品計劃,稻香村、知味觀、杏花樓等老字號品牌也紛紛加入其中。
據悉,年貨節中老字號品牌銷量一路飆升,實現了300%增長。這次探索新零售的初步成功,無疑是給眾多正面臨人工成本上漲、消費群體迭代等多重挑戰的老字號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傳統門店除了技術改革,其他很難有創新,而電商一直靠流量賣貨,流量到峰頂之后的新出路也在探索,把兩者相結合未嘗不是一種創新。”廣州酒家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典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新零售就是圍繞逐步實現供應鏈、倉儲物流、線上配送、會員服務和商品管理等環節的全面打通目標來展開工作。
老字號的“老年危機”
此前,天貓曾提出“天字號計劃”,試圖通過“數據賦能、技術接入、流量傾斜、營銷支持”等方式,幫助傳統品牌走進“新零售”時代,讓過千家老字號和國貨大牌進入全球市場。
“老字號都是靠口碑傳播的,而且線下門店的會員年紀都偏大,年輕化群體很少,傳播的途徑也有所欠缺,需要改進。”李典壕坦言,對于大部分老字號來說,對粉絲會員的運營依然比較保守。
事實上,許多老字號一直依賴傳統線下門店與口口相傳,經營規模也較小,忠實消費者多在當地,地域局限大。另一方面,隨著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不少老字號都開始出現品類老化、無法適應新需求與電商節奏等系列問題,這些都阻礙著老字號的發展與壯大。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共有1萬多家老字號企業,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等行業。發展到了今天,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只剩下1128家,其中約70%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發展停滯,只有20%-30%處于不斷發展中。
去年成功IPO的廣州酒家便是最早“觸網”的那批老字號之一。資料顯示,創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廣州酒家,一直以經營傳統粵菜馳名。2012年,廣州酒家便開始在天貓開設旗艦店。
“線下買東西,因為沒有互動賣完就不知道了。但是網上買一樣東西,好的話就會評價曬圖曬視頻。如果不好,是服務不好還是產品不好這些都會反饋,這些數據都可以幫助師傅重新研發改進產品。”李典壕談道。
記者翻閱廣州酒家財報數據發現,在2017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共實現營收16.9億元,同比上升10.57%,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上升12.57%。據悉,2017年廣州酒家電商銷售額約為2.5億元,預計2018年會達到3億元左右。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度中華老字號電商百強排行榜》指出,全國有超過30%的老字號,紛紛借力天貓、淘寶等電商渠道,打通線上市場。在廣東,廣州酒家、海天、陳李濟、皇上皇、陶陶居等6個品牌均入圍老字號電商百強榜。
接入新零售
“電商一直靠流量賣貨,流量到峰頂也要尋求新出路,當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以后,粉絲才是真正省錢的東西。所以我們想線下門店、線上體驗、線下體驗等多種方式都試一下。”李典壕認為,新零售是目前的大潮流。
為此,廣州酒家加快了新零售智慧門店、快閃店的布局,并已經在與阿里巴巴新零售部對接,雙方系統對接技術正在開發,預計今年3月底前可以實現全鏈路打通。
在李典壕看來,大數據對于老字號企業了解消費人群的畫像很有必要,“你清楚什么產品在銷售群體比較受歡迎,那你產品開發就會往這個方向。其次就是讓我們了解區域。”
“打一個比方,東北不喜歡吃我們廣式月餅,往那邊推也沒有用。從銷售數據就知道哪些區域是可以推廣的,哪些是轉化率特別高但以前沒有重點推廣到的。”李典壕認為,借助大數據,可以幫助商家線上線下數據打通后發掘年輕人消費特征,從而開發更多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
今年1月,北京稻香村與故宮合作,以新年為主題推出了定名為“酥酥乎乎”的糕點禮盒,在網絡上預售期便被搶購一空。緊接著,五芳齋聯手口碑在杭州開設首家24小時無人智慧餐廳。
而廣州酒家也在月餅IP定制款上有所嘗試,不僅推出語音月餅,還與“憤怒的小鳥”等經典IP進行合作。在口味上,也推出了榴蓮芝士流沙月餅、芝士流沙奶黃月餅等適合年輕人的口味。
對于老字號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平衡的問題,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明坤告訴記者,他們會在產品上進行區分,“一塊比較傳統,是地道廣府文化,另外一塊則主打時尚創新,針對的消費群體就是年輕人。”
在這位中國烹飪大師看來,現在無論是月餅還是傳統糕點,都要年輕化和健康化。“80后、90后成為真正的消費主流,我們必須要把傳統進行傳承和創新改良,以更好地傳遞給現在的年輕人。”
為此,廣州酒家近年在傳統粵式糕點基礎上,先后開發出休閑食品、飯盒,甚至是堅果等“跨界”新品。據廣州酒家財報披露,去年上半年公司食品制造業務實現營收3.89億元,餐飲業務板塊實現營收2.78億元,食品制造業務占比近57%。
如今為了適應線上下產品以及消費人群的不同需求,鄭明坤的團隊每年至少要研發近200個新產品,由于目前廣州酒家只有位于番禺的一家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工廠,所以新舊產品基本都要“排期”生產,產能出現瓶頸。
根據廣州酒家的招股說明書,公司會在番禺擴建生產基地,共投資2.78億元,達產后預計可形成2.55萬噸/年的產能。“電商意味著供應全國,我們現在的產能已經出現瓶頸,未來可能還會在梅州、湖南湘潭等地建生產基地。”鄭明坤透露。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